《会计原理与实务》考试大纲
时间:2012-5-2 16:02:23
作者:项目中心
来源:项目中心
I证书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商务管理证书和金融管理证书学习课程的一部分。作为两个证书的共同课程,学生应都在学习两个证书系列课程的共同课程阶段时使用。
这两个证书的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参与现代全球经济中商务和金融活动所需的技能和能力。通过相关的课程考试,获得证书的考生,将具备在商务管理或金融管理领域从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部考试中心与剑桥大学国际考试部在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与金融管理专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国情,共同设计开发该证书课程。
II课程总体目标
·为学生提供商务活动或金融领域有关的各功能要素的全面的知识,为其从事商务或金融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论技能,包括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学习能力、使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研究和调查问题的能力、定量和定性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批判性地评价问题并得出深思熟虑的结论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有效应对商务和金融环境变化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识别和分析问题以及收集相关数据的能力,从而能够制定、实施有效的计划和政策,并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
·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判断问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自我激励的能力、进取心、事业心及自觉性。
·为学生在合适的时候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帮助学生理解会计的本质和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组织中会计师的作用。
·帮助学生理解会计的理论框架和原则、编制会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备
III课程具体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记录财务数据的流程。
·帮助学生理解资产与负债的区别。
·帮助学生理解收入、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编制最终财务报表。
·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分析最终财务报表。
IV考核目标
本课程的三项考核目标为:
A.识记
B.理解
C.应用
对各考核目标的描述如下:
A.识记
学生应能够证明出与以下内容相关的知识:
1.事实,定义,概念,原理,理论
2.商业行为中通用或作为商业行为一部分使用的词汇和术语
B.理解
学生应具备:
3.能够深入理解本课程规定的内容
4.能够把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与不熟悉的商业场景建立联系,以获取解决商业问题的可行方法
C.应用
学生应能够:
5.将有关事实、定义、概念和原理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商业问题中
6.将有关通用词汇和术语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商业问题中
7.以系统性的和逻辑性的方式分析各种信息和情况
8.利用各种资源评估信息
下表为三个考核目标的权重比
考核目标
|
识记
|
理解
|
应用
|
30%
|
40%
|
30%
|
V考核形式
本课程考试为书面考试。考试时间2小时45分钟,其中包括15分钟的案例阅读时间。题型包括案例分析题、简答题、选择题等常见题型。所附考试样卷可供参考。
VI考核内容
第1章
会计工作的性质
·登记账簿和编制工薪表
·财务会计
·税收及税务协调
·管理会计
·公共部门会计
·审计
·融资功能
第2章
会计行业结构
·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及其作用
·商业企业组织中的会计
·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中的会计
·传媒业中会计师的作用——分析与报告
第3章
会计行业的变化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行业及会计人员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第4章
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
·会计的性质和目标
·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内部和外部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假设
·公认会计原则
第5章
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产生
·主要会计准则
第6章
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第7章
会计流程
·商业财务单据
·维护财务记录
第8章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借方分录与贷方分录
·资产负债表恒等式:资产—负债二所有者权益
·试算平衡表
·会计分录的调整:折旧、存货计价、坏账
第9章
收入、成本和利润
·收入
·成本
·利润
第10章
最终财务报表编制
·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
·最终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第11章
最终财务报表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分析
·资本利用效率分析
VII学习成果
学生在结束本课程学习后应能够:
·明确并解释会计的目标
·识别不同的报表使用者,解释他们如何使用会计信息
·理解并能够运用会计原则和惯例编制正确的会计账目
·理解并能够运用复式记账法处理会计数据
·展示如何对会计数据进行分类记账的能力
·展示编制和使用会计报表的能力
VIII课程安排
以每周完成4—5个学时学习为例,教师可参照以下建议学时分配安排教学,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调整。
第1章——1周
第2章——1周
第3章——1周
第4章——2周
第5章——1周
第6章——2周
第7章——2周
第8章——2周
第9章——2周
第10章——2周
第11章——2周